火星的特性与象征意义

火星天文 星球知识 2025-08-28 21:08 40

摘要: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,也是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行星,其赤道半径约为3396.2千米,约为地球的53.2%。它是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之一。火星的自...

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,也是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行星,其赤道半径约为 3396.2 千米,约为地球的 53.2%。它是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之一。

火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为 25.19°,自转周期为 24 小时 37 分 22 秒,与地球相近。不过,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 687 个地球日,是地球的 1.88 倍,这使得火星上也有四季之分,且季节长度约为地球的两倍。

火星的特性与象征意义.jpg

火星大气稀薄且寒冷,以二氧化碳为主,平均气压约为地球标准大气压的 6%,表面温度低至 - 63℃,常年平均温度约 - 23℃。由于大气稀薄干燥,火星昼夜温差极大,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。但观测发现,火星上存在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,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,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水冰。

火星地表因被赤铁矿(氧化铁)覆盖而呈现橘红色。其表面地形多样,遍布撞击坑、峡谷、沙丘和砾石,南半球是古老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,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。

火星的亮度变化较大,当它距离地球较近时,亮度会显著增加,可超过木星,仅次于金星,成为天空中第二亮的星星;而当远离地球时,亮度则会变暗,多数时间比木星暗。

在命名方面,中国古代因其 “荧荧如火、亮度与位置变化甚大使人迷惑”,将其命名为荧惑。西汉时期,司马迁根据肉眼观测到荧惑为红色,将其与 “五行” 学说联系,正式命名为火星。在西方,古罗马人因火星既亮又红,令人想起血和战争,将其命名为马尔斯(Mars),古巴比伦人称其为死神内尔加尔,古希腊人则取名为战神阿瑞斯。

在现代占星学中,火星虽不再被视为 “凶星”,但依旧象征着动荡、战争。从 “动荡” 角度看,其代表着能量的聚集与爆发,反映在人身上体现为脾气、精力、驱动力、行动力等,还可延伸出忍耐力、爆发力、耐力、持久力等。在个人星盘中,火星的位置和状态能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容易冲动、脾气好坏、精力强弱等。此外,火星与性也密切相关,其位置和状态可反映出一个人对性行为的看法、需求、方式等。

从 “战争” 角度看,火星与进攻、防卫有关,对应在个人身上代表进取心、野心、冒险、竞争力、攻击性、反抗力、防御力等。在世俗占星中,火星还可代表一个国家的领域观、攻击性、竞争力,陆军及所有军事活动都受其管辖,同时也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犯罪活动及暴动情况。

相关推荐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